常村煤礦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,以重大事故預防為前提,以精益文化構建、精益成果轉化為抓手,明確工作路徑,轉變管理方式,不斷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,夯實礦井安全生產基礎,打開了通風系統精益管理新局面。
樹標準、塑流程,推動科室管理由“口頭約定型”的粗放管理向“有規可依、有章可循”的精細管理轉變。該礦通風系統整章建制,對打鉆安全標準化、瓦斯管路接地極節省、風筒維護、綜合防塵等業務工作重新進行規范,下發便函和專項規定40多個,以作業標準化推動通風管理規范化和長效化。
精心謀劃,細節改進,推動技術管理由“依樣畫葫蘆”的機械型管理向“因地制宜”的精準管理轉變。該礦瓦斯治理源頭設計未分區分級對待,無論是一級區域還是其它區域,所有抽采鉆孔設計全部是按間距2米進行布置,打鉆工程量大,費用高。針對這個問題,該礦優化抽采設計,將低瓦斯區域鉆孔間距改為3米,減少了打鉆工程浪費。
創新驅動,深挖內潛,推動創新管理由“重創新輕實效”的被動創新向“求創新重實效”的主動創新轉變。該礦堅持現場為王,不斷提高現場管理精細化水平。井下沖巷時,一些偏遠地區或用水地點較多時,會出現水壓較小的情況,導致巷道沖洗不到位、沖洗長度短、工作質效低、霧化效果差。為此,該礦研發并應用了一種可調節的新型增壓式噴嘴。當水壓較小時,將噴頭調節成最細的模式,這樣可以增加噴射的距離;當空氣中懸浮煤塵較多時,將噴頭調節為霧化效果最好的模式;當覆蓋的煤塵較厚需大力沖洗時,將噴頭調節為增壓模式,多功能的沖巷模式滿足了不同的需要,不僅省時、省力,還減少人員投入。
走出去、引進來,推動瓦斯治理由單一、局限性管理向多元、開放型管理轉變!癥型通風”新型瓦斯治理模式是常村煤礦的亮點工作之一,該礦在2107工作面首次采用Y+底抽巷模式布置,在采取常規順層預抽鉆孔措施的基礎上,以全巖底抽巷作為瓦斯治理巷道超前布置。在底抽巷內施工長短結合的穿層鉆孔,配合水力增透措施,對鄰近兩個工作面進行全過程、全方位瓦斯治理,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取得了明顯的突破。
破僵局、拓思維,推動“算賬”文化由碎片式思維向系統思維轉變。以往,該礦通風系統主要通過節省材料達到降本目的,手段單一,渠道有限,F在,他們以系統化思維來通盤考慮工作,從源頭設計、工藝工序、后期管理等各個方面開展算大賬、算細賬,摸清家底,盤活資源,動態管控,在系統保障、區域治理、高效抽采、綜合防塵等各領域取得新提升。
(文 劉愛斌 岳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