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在爭創全國文明單位工作中,常村煤礦結合自身實際,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全國文明單位創建之路,持續拓展標桿引領型礦井發展內涵,著力將礦區打造成一座“志愿大礦”“文化強礦”“幸福好礦”。
“志愿大礦”
“師傅,天熱易中暑,喝杯綠豆湯……”,8月8日,雖是周六下午2點多,來自常村煤礦機運二隊的女工志愿者小申,早已同其他志愿者一起投入到“井口送清涼,便民在一線”志愿服務活動中。
參與志愿服務,擁抱文明之光。伴隨礦井的快速發展,該礦在志愿服務工作中,堅持“黨政齊抓、全員參與”,推動志愿服務活動向井口慰問、社區服務、愛心捐贈、義務獻血、文明勸導、扶貧解困等多個領域不斷拓展,基本實現了全礦學雷鋒活動常態化、機制化。截至目前,該礦志愿服務協會共組建志愿服務隊伍10支,注冊志愿者人數占員工總數60%以上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,該礦文明辦和黨員先鋒、青年義工、社區服務等多支志愿服務團體,短時期內招募注冊防疫志愿者三百余名,覆蓋下沉到礦區公共場所、相鄰居民小區,按照礦上統一安排部署,合理排崗,全力開展疫情宣講、人員疏導、物品代送及安撫服務工作,為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“文化強礦”
走進該礦辦公區,滾動播放的LED顯示屏上,“打造創新型企業、培訓智慧型員工”“精益化管理、高質量發展”“為了礦井明天更美好、為了員工家屬生活更美好”等標語不斷變化。
文明興,文化強。在謀發展惠民生中,該礦充分運用廣播、電子顯示屏、手機APP等宣傳工具,多措并舉弘揚實干精神,知行合一推進“作風大提升”。以文化創新引領企業發展,全面落實“3+3”理念宣貫踐行模式,制作對潞安理念和常村新文化進行宣傳講解的文化燈箱、牌板、知識答卷等,開展企業文化宣傳普及,在助推礦井高質量發展中,提高團隊凝聚力、競爭力,開創礦井發展新局面。
今年,該礦還創新“1334810”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合模式,通過搭建礦區理論宣教、道德教育、文化培育、便民服務“四大平臺”,及時走進員工身邊,聚焦熱點難點問題,依托網絡新技術和整合改建的培訓中心、雙創基地、道德講堂、愛心超市等陣地資源,依靠身邊的黨員先鋒、技術能手、青年義工等10支志愿服務隊伍,更好引導員工和家屬投身文明實踐,快樂工作,幸福生活,推動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。
“幸福好礦”
“手機拍的圖片作品,沒想到網上點贊數這么高,這是我的幸福!逼б魂爢T工小王在隊里開展的以“凝聚幸福力量、筑牢安全防線”為主題的安全生產趣味活動踴躍發言。
這幾年,該礦以創建文明單位為契機,大力推進“幸福常村”建設,將健康的生活方式、規范的日常行為植入員工文明公約考核,倡導清爽、文明的生活習慣。通過創建“最美家庭課堂”,完善員工帶薪休假、療養、休養等福利制度,讓更多井下和生產崗位員工享受到學習休閑品質生活。并在礦區擴建圖書館、電子閱覽室,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等方式,將全員素質提升、精神文明創建和文化設施完善結合起來,進一步擦亮“幸福常村”品牌。
文明讓生活更美好。當前,該礦正全力圍繞基礎設施、人居環境、員工文明素養、礦區文明程度和形象提升等方面,查缺補漏、補齊短板,加強礦區社區的環境美化和綠化,推進質量標準化和智慧礦井建設,減輕員工勞動強度,使全礦從工業區到生活區、從井上到井下,處處營造安全文明的發展氛圍,讓員工及家屬擁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,齊心協力共建美麗文明新常村。
(文?何彬 閆斌)